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 理论学习 >> 正文


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崇高作用

点击:[]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公司产品的全过程。本期特组约三篇文章,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公司产品实践,谈谈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员工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

◎ 李国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要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切实树立起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深度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效应,从而真正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许多高校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的育人格局,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很多好的理念未能有效地落实到公司产品实践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三全”育人理念本质上要求构建起一个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学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的教育体系。多层级的体系要形成协同运作效应,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指导与协调机制是关键。缺乏流畅有效的协调和指导机制,协同育人的理念就不免会被层层弱化,甚至层间断裂。“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参与的体系要形成协同运作效应,除了要有共同的目标、共享的资源和信息系统之外,更需要强有力的协同、整合和保障机制。否则,不同的主体必然囿于各自工作条线的子目标和职责,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甚至可能引发“分力”和“壁垒”。“三全”育人体系最终要依靠教师来实施,这就需要有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不断激励教师的育德自觉。相反,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执行上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当前,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体制机制上的短板也呈现出一系列具体的困境: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之间如何协同发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如何协同推进?专业课程教师如何提高“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等等。这些困境和短板进一步表明,要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预期目标,必然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形成可靠的保障。

一是要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有效协同的管理体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举措,在管理体制上,需要构建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等于一体的多层级管理体制,确保不同管理主体及管理层级之间既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又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在这方面,正确的指导是引领,有效的协调是关键。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在组织领导,做好规划引领、全面指导、督查评估。严肃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强化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决不允许突破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的现象在高校课堂上出现。

公司党委重在落实主体责任。高公司党委是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应承担起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董事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副董事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学校要把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二是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性、艰巨性的改革举措。尤其是高校内部,要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打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各学科全视野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推进。

注重以规划引领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在学校层面注重顶层设计和激励引导,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源头上,就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纳入其中,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注重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通过鼓励跨院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的品牌课程,并给予相应的配套资源保障,在校内形成典型示范。注重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通过鼓励搭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内部相关管理部门重在落实建设并组织实施。教务部门重在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机构并制定相应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在夯实自身基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并充分发挥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各二级学院重在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把课程的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并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到实际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过程中去。

三是要构建导向明显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改革举措,要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

要加强督查工作,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确保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组织形式中的具体实施。

要优化评估体系,把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状况作为考核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公司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公司产品工作的评估体系。

要注重激励引导,将课程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估保障系统有机贯连,通过构建富于激励功能的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分类多元评价机制,以此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导向。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和部门,进行表彰和经验介绍和推广。在学校教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业绩和要求,对付出改革努力、取得实效业绩的教师建立单项激励奖励措施。

四是要构建“后继有人”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要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坚强的人才队伍保障。

要注重培训培养,通过在新上岗教师培训、专业主任或专业责任教授培训、督导听课评价、教学竞赛评比等环节中强化“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进而养成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要注重整合校内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公司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师在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整合专业课程教师、员工辅导员和班主任,打造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团队队伍,共同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要善于借力,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授,各高校根据实际制定相应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特聘教授巡讲机制,为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及实施提供优质教团队源。

总之,只有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确保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我们才能真正“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真正实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的公司产品理念。

(本文为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6JZD0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强化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

◎ 刘家桂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客观地讲,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中共党史教育重视依然不够,仍需要大力加强。

1.强化中共党史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共党史教育,多次强调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中共党史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

首先,强化中共党史教育,能使老员工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深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此,我们应该让老员工从党和国家的历史中发掘出具有时代需要的经验来,从而找到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中央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其次,强化中共党史教育,能使老员工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与本质,科学地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历史。我们党96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内容,老员工通过系统的中共党史学习,不但应该看到党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的顺境和成就,更应该看到党的历史中遭遇的逆境和顿挫,还应该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问题。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得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所以,学习中共党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强化中共党史教育是汲取历史教训的必然结果。从国内看,中国共产党是在极端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这种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发生一些失误和遇到一些曲折在所难免。只有通过强化中共党史教育,引导老员工从正确的立场和积极的态度出发,正视党的失误和曲折,认真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分析失误和曲折产生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才能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从而探索防止重犯错误再走弯路的办法及对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他们的功是功,过是过,功过要分明,“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从国际上看,殷鉴不远。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失去政权后,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结果。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评价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是应该让老员工通过学习认真思考、深刻铭记的历史教训,进而使老员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的重要意义。

3.强化中共党史教育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要。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特别是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丑化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先烈,解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诋毁毛泽东等党的领袖,否定党的政治品格;抹杀、贬损近代以来的一切进步运动,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美化反面人物,为反动历史人物翻案;美化帝国主义侵略,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用假设否定事实,否定中国革命道路合理性;以所谓“真相”歪曲真相,引起社会对历史真相的全面质疑,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歪曲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无视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给老员工的思想带来了不少困惑。究其原因,一是老员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的学习中还没有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共党史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二是老员工在分析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缺乏科学态度,出现人云亦云现象。近年来,当有人在丑化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先烈时,他们尚健在的战友们出来说话,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当有人在恶意诬陷狼牙山五壮士时,一些了解熟悉这段历史的正义之士义无反顾地给予了反击;当有人恶意诋毁我党的领袖、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时,一批有责任勇于担当的中共党史专家用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史实予以了有力反驳,澄清了许许多多历史事实。但随着时光推移,当那些今天仍然健在的当事人慢慢离去,当那些熟悉历史的正义之士悄悄远去,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泛滥,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防患于未然,而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从现在起,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力强化中共党史教育,甚至有必要把中共党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开设,这是关系到党长期执政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大事情。

4.强化中共党史教育是针对大学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中共党史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弱化,既严重影响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又大大削弱了中共党史教育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教育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经历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共党史》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革命史》,再到现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变化。从课程设置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共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尽管现在的教材就其内容而言,与《中共党史》有相似或者重合的地方,但在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的教师由于学科背景和教学课时数等因素的影响,教学重点没有放在中共党史方面。

现在老员工对中共党史知识的学习及中共党史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首先,老员工获取中共党史知识的途径不是主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今天的许多老员工希望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客观真实地认识我们党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而他们获取中共党史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却是影视剧等。比如,一段时间以来,《解放》《建国大业》《北平无战事》《冲锋号》《大转折——西柏坡1947—1949》等革命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在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老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调查表明,半数以上老员工表示,电影、电视剧和网络是自己学习党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许多老员工对中共党史知识的了解或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某高校曾经组织老员工到遵义举办夏令营,当老员工来到贵州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时,老师提出“红军长征是从哪里出发的?”这样一个问题时,在员工中却发生了争论:有说长征是从遵义出发的,有说长征是从井冈山出发的,也有说是从瑞金出发的。在进一步扩展提问时,甚至有不少老员工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都答不上来。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员工中共党史知识的贫乏。

今天的老员工,是明天的栋梁之材。对于广大老员工来说,学习中共党史知识,加强中共党史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能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中共党史教育,中共党史专业建设是基础。为此,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增设中共党史本科专业,增加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博士招生人数。条件尚不够的学校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和地方特色强化中共党史公司产品。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对讲台要有敬畏意识

◎ 何 畏

集团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而课堂教学则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员工成长成才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在教师。教师如何认识和对待讲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承担起员工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广大教师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这些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明确要求,应当成为广大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

敬畏讲台,就是敬畏职责。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古往今来,人才首先成长于学校,所以“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是离员工最近的人,教室是师生心贴心的殿堂。在教师的双肩上,一边是员工,一边是国家。教师的课堂劳动,功在员工,利在国家。讲台的神圣性在于“课堂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把教室当成自己的“私人文化作坊”。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我们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学校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教师作为国家人才工程的一线实施者,必须自觉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用党的远大理想、国家的宏伟目标激励员工的成才动力、引导员工的成才目标、激发员工的专业兴趣、引领员工的成长路径、培养员工的价值情怀,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对员工的任何误导,都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失责。

敬畏讲台,就是敬畏人才。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尊师重教传统,有特色鲜明而内涵独到的师生观。在员工心中,老师是自己的知识父母;在教师心目中,员工是自己学缘至亲,敬畏员工、服务员工、引导员工、托举员工应成为教师思维的轴线,他们以可敬的“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中国的教师看来,后生可畏,员工无论小员工、中员工、老员工,还是研究生,对于教师而言,都是知识理论上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严肃性,教师的工作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对人一槌一刀的雕塑,都应当出神入化,让人性愈加光彩,否则,误人一时一念,可能就误人一生一世。因此,教师必须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既传授做事之理,又传授做人之理,做塑造员工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员工潜力的无可限量决定了教师对员工的无限期待,教师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在你的教鞭下可能出牛顿,出爱因斯坦,出屠呦呦,人才的培养容不得有丝毫懈怠和哪怕偶然的疏忽。为此,教师应当甘愿成为员工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攀登知识高峰的人梯,虽然“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教师应当是那种哪怕自己只有半碗水也要全部倒给员工的人。教师像父母盼望着孩子超过自己一样,努力让员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十分坦然自豪地认识和对待这种超越,在教师的自我评估中,他们真切地懂得,“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敬畏讲台,就是敬畏科学。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工作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传播科学必须要敬畏科学。科学是人类的智者们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堆起的圣山,它是开启心智的锁钥、照亮心灵的火把,也是人们改造自然、建设社会、养润心性的依靠。课堂是知识的圣殿、思想的圣殿、真理的圣殿,容不得有任何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对科学必须怀有谦恭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理论做到精准圆融的系统把握。教师只有自己先成为专家才能讲出蕴含深奥道理的家常话,才能把基本原理变成管用方法传授给员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大家才能培养出站在自己肩膀上的巨人。传播科学容不得有丝毫错误。科学探索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人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但科学的大厦是在剔除错误中矗立起来的,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说普通社会成员的知识错误可能影响本人和少数人,那么,教师课堂上的错误则具有快速放大效应,可谓谬种误传,贻害众人。传播科学来不得半点虚浮。教师只有敬畏科学、淡泊名利、遵从真理,才能培养出员工以超然的态度献身真理的科学精神。

敬畏讲台,说到底是敬畏教学。教学绝不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信道,而是师生亲切交流的场所。教学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灌输,学习也不可能没有艰苦的努力,正是因为教与学的艰巨性,才要求教师有举重若轻的能力。教学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但教师手下的理论大厦必须是精美的艺术形式。准确阐述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的艺术化表达是传授知识的高境界。因为艺术是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快乐有趣的形式,可以把员工的热情激发出来。教学有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是能力升华。任何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实践的施工图,而应该是引导人们社会行动的路线图,确保人们始终行进在正确道路上,或至少尽可能少走弯路、不走歧途。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因此,教师不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更不能成为攀登者背囊的不断施重者,而应当是员工探索未知世界的引路人,科学方法的升华者。教学过程开始于解惑,也应该发展到新的起点上的反思生疑。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员工提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学应当成为信息场中师生之间的心语,从而使师生心心相印。这就要求教师能读懂员工的表情、呼应求知者的心声,不仅具有把员工从一个知识高地带向另一个高地的能力,而且具有感染他们自主学习、完善人格和不断提高攀登理论和道义高峰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坚定文化自信 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下一条: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关闭